報告:34%全球汽車產業管理層對利潤成長極有信心
(113/08/22 10:42:46)

歐洲汽車產業的關鍵詞:審慎

安侯建業會計師事務所(KPMG)連續24年發布「全球汽車產業高階管理人員調查」(Global Automotive Executive Survey)報告,最新報告係於2023年針對30個國家,超過1,000名汽車產業高階管理人員進行之調查。報告顯示34%的管理階層對利潤成長極有信心,而前一年調查此一比例為41%;在個別地區部分,日本此一比例暴跌超過20個百分點,僅為10%。西歐國家有信心的比例則從31%降至24%,美國由48%降至43%。只有中國從28%增加到36%。供應商的信心亦顯著下降,從55%降至23%。

對電動車的有利預期則增加:西歐地區受訪者認為,2030年電動車的銷售占比將達30%,去年此一估計值為24%。美國地區從去年預估之29%升至33%,中國則從24%上升至36%。

此外,調查顯示客戶體驗、供應鏈和人工智慧正在重塑汽車產業。雖然性能和品牌情感仍然是購車的主要因素,但流暢和無障礙的客戶體驗在今年的調查中升至第二位。報告預期未來汽車銷售將有三分之二以上發生在傳統的汽車銷售管道之外,亦即汽車製造商直接面對消費者銷售、數位平台和代理機構。除中國外,其餘汽車製造商者均擔憂未來五年原物料及和零組件供應的持續性。

與前次調查結果相較,汽車製造商自認面對新技術的準備不足,尤其是人工智慧和先進機器人技術:僅有12%表示準備充分,前次調查此一比例為22%;而汽車的設計、製造和銷售過程,採用越來越多的生成性人工智慧,同時也需要對工作流程重新設計。人工智慧技能的競爭將成為未來幾年行業競爭的關鍵因素,企業須仔細評估其策略,進行專業培訓並招聘人才。

KPMG義大利事務所的合夥人兼汽車部門主管Fabrizio Ricci指出,在地緣政治失衡和總體經濟壓力的背景下,電動車在汽車市場的滲透率,無論對原始設備製造商(OEM)廠商和零組件供應商,都變得更加真實;不管綠色和數位轉型何時能實現,已經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企業必須迅速搭上變革的列車。

R氏認為,歐洲大陸繼續生產汽車仍然可行,問題在於如何生產及生產什麼。工廠必須轉型,這是一條必經之路;義大利汽車年產量從最高峰200萬輛降至不到50萬輛,是因需求減少及尋求綜效的結果,導致生產轉移到更具經濟效益的工廠所致。

針對義大利汽車業主要由零組件製造商、小型及微型企業組成,如何因應市場要求更大的規模來服務OEM,及更大的靈活性需求,R氏表示,由於零組件製造商是國際生產網絡的一部分,相關決策相當依賴外部因素,除對零組件的研發產生影響—包括研發不符合現階段需求,且在轉型過程也面臨風險。但總體而言,汽車電氣化同時提供機會與風險,所以更需要國家及公共投資的努力,透過產業政策及計畫,鼓勵技術研發,以支持義大利的生產基地。

R氏表示,到2035年,世界不會發生根本性變化,包括依賴傳統汽車銷售模式仍將繼續;但無法變革的企業會面臨嚴重挑戰。未來五年內,需要激勵措施來支持電動汽車的需求,但2030年全面轉向電動車的預測可能會推遲,因仍然有許多尚未解決的問題,包括成本平衡、充電站不足、電力生產、電網穩定性等問題,電池效率也仍有待提升。儘管如此,大方向已經確定,我們正朝著一個變革的方向前進,雖然這未必與主管機構的期望相同。而歐洲的OEM不再擁有優勢地位,必須採取行動,謹慎管理成本,保證投資並獲取利潤,以應對低成本新進者的挑戰。根據KPMG調查,管理階層人員認為,如果能將投資翻倍,將會投注於能源技術(包括氫能、電子燃料、生質燃料等)和聯網汽車領域。(資料來源:經濟部國際貿易署)


 
 
•相關產業:  車輛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