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強能源安全 未來5年全球油氣探勘支出預期增長
回上一頁
(2023/08/18 08:23:35)

MoneyDJ新聞 2023-08-18 08:23:34 記者 黃文章 報導

《油氣雜誌》8月17日報導,能源咨詢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 Mackenzie, WoodMac)報告預估,全球石油和天然氣勘探支出將從歷史低點反彈,未來5年按實際價值計算平均每年將達到220億美元。報告表示,能源安全的需求,以及具吸引力的探勘經濟,將會刺激國家石油公司以及大型石油公司在未來5年增加探勘支出。

伍德麥肯茲全球勘探研究總監朱莉·威爾遜(Julie Wilson)表示,自2018年以來,勘探全週期回報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2022年將超過20%,這將增強石油公司對探勘的信心。報告指出,2006年至2014年期間,勘探領域經歷了繁榮期,年支出的峰值達到790億美元,過去6年平均每年則約為270億美元。

美國能源部8月17日公佈的每週天然氣庫存數據顯示,截至8月11日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較前週增加350億立方英尺至3.065兆立方英尺,相比過去五年的同期平均值為增加410億立方英尺,去年同期為增加210億立方英尺,分析師的預估為增加360億立方英尺。當週美國天然氣庫存較去年同期增加22%,較過去五年同期平均值增加11%。

截至8月11日當週,美國天然氣日均供應量較前週減少0.1%或1億立方英尺/日,天然氣產量較前週減少0.2%或2億立方英尺/日,至1,020億立方英尺/日。來自加拿大的天然氣淨進口量較前週增加1.8%或1億立方英尺/日,對墨西哥的管道天然氣出口較前週減少1.5%或1億立方英尺/日。美國液化天然氣出口到港量較前週增加2億立方英尺/日至122億立方英尺/日。

根據標普全球普氏的數據,8月10日至8月16日的一週期間,美國天然氣日消費量較前週增加0.3%至747億立方英尺。其中發電部門的天然氣日消費量較前週增加0.6%至449億立方英尺,工業消費量較前週增加0.6%至214億立方英尺,商業/住宅的天然氣消費量較前週減少1.7%至84億立方英尺。

美國能源部8月15日發布的鑽井生產力報告表示,美國七大頁岩層2023年9月原油日產量預估將較前月的943.5萬桶減少2萬桶至941.5萬桶,此將是連續第二個月下滑,相比6月份產量為創歷史新高945萬桶/日。在三大頁岩油產地當中,9月份,二疊紀盆地原油日產量預估減少1.3萬桶至579.9萬桶,巴肯頁岩原油日產量預估增加0.4萬桶至121萬桶,鷹堡頁岩原油日產量預估減少1.1萬桶至110.9萬桶。

2023年9月,美國頁岩氣日產量預估將較前月的984.09億立方英尺減少1.47億立方英尺至創新高的982.26億立方英尺。三大產地當中,馬賽勒斯頁岩所在的阿帕拉契地區頁岩氣日產量預估較前月減少0.22億立方英尺至357.48億立方英尺,二疊紀盆地頁岩氣日產量預估較前月增加0.35億立方英尺至236.67億立方英尺,海恩斯維爾頁岩氣日產量預估較前月減少0.93億立方英尺至163.39億立方英尺。

美國能源部能源展望年報表示,2022-2050年期間,美國天然氣產量預估將增長15%達到42.1兆立方英尺,液化天然氣的出口量則預估將增長152%達到10兆立方英尺。美國天然氣產量增長主要來自於墨西哥灣沿岸,以及二疊紀盆地與海恩斯維爾頁岩等,因這些地區鄰近液化天然氣出口設施的帶動。

(圖片來源:MoneyDJ理財網資料庫)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註1: 基金績效計算皆有考慮配息,基金配息率不代表基金報酬率,且過去配息率不代表未來配息率。所有基金績效,均為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之績效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
註2: 基金淨值可能因市場因素而上下波動,基金淨值僅供參考,實際以基金公司公告之淨值為準;部份基金採雙軌報價,實際交易以基金公司所公告的買回價/賣出價為計算基礎。
註3: 上述銷售費用僅供參考,實際費率以各銷售機構為主。
註4: 上述短線交易規定資料僅供參考,實際規定應以基金公開說明書為主。
註5: 境內基金經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核准在國內募集及銷售,惟不表示絕無風險。基金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理績效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投資收益;基金經理公司除盡善良管理人之注意義務外,不負責本基金之盈虧,亦不保證最低之收益,投資人申購前應詳閱基金公開說明書。
註6: 依金管會規定基金投資大陸證券市場之有價證券不得超過本基金資產淨值之20%,當該基金投資地區包含中國大陸及香港,基金淨值可能因為大陸地區之法令、政治或經濟環境改變而受不同程度之影響。
註7: 上述資料只供參考用途,嘉實資訊自當盡力提供正確訊息,但如有錯漏或疏忽,本公司或關係企業與其任何董事或任何受僱人,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